第70章 万祈天神逢魏泽
古人言,万祈之名乃是由万民祈愿天神而来。
传闻百年前有一座祈愿庙,庙里供着一位掌管凡人福运的神明,因着十分灵验,来求福的人络绎不绝。
久而久之,祈愿庙的香火越来越旺盛,成了一方水土的主殿,来往的住民也变得越来越多。于是管理祈愿殿的殿主便想,竟然百姓之多已经数以万计,倒不如将此地化作城,取名万祈城。
城中百姓淳朴,一派繁荣昌盛,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。
人们有求子,有求运,当然更多的是求晴雨泽沃土。总之,这位万祈天神你对他求什么都行,百试百灵。
直到有一日庙里来了个穷困潦倒的困苦之人,身世凄惨,悲天悯人。苦命之人便用身上仅剩的一只馒头祈愿天神,求天神能赐万祈国金山银山,遍地黄金。只要有了无穷无尽的钱财,便不在有人流离失所,妻离子散,更不会有百姓饿死街头。
于是天神降下福泽,将那万祈城四周的山群全数变作了金山,就连人们行走的街道也化作了黄金。
苦命之人的祈愿成真,城中百姓乐不思蜀。人们捡黄金挖金矿,开始商量着土地规划,哪片地的黄金是你的,哪片山林的金矿是他的。
时日一长,淳朴心善的人们也开始了争相抢夺,恶语谩骂。甚至为了黄金大打出手,杀人放火,怨气横生。
这原本用来救苦救难的黄金,一时间竟成了让人们自相残杀的恶源。虽有了黄金,却依然有人流离失所,依旧有人妻离子散,甚至还愈演愈烈。
那原本祈愿的苦命之人便想,要不祈求天神将黄金收回,回到原本一派祥和的景象。
这样的想法一经出口,人们便众说纷纭,有的劝阻,有的赞成。也有那么一部分人害怕金子会因此真的消失,于是连夜挖金搬家离开万祈城。
所谓财不可外露,这句良言却没能灌进万祈子民的耳朵里。那些拿了金子连夜逃走的人,在别的城镇国家成了富甲一方的富豪。
其余那些眼热的人便想,不做生意不赚钱,每日只呆在家里享清福之人何德何能有这般钱财?于是朝廷官员几番打听之下便得知,世间竟还有一个金矿般的宝地!
于是官员进言,国君大悦。心想这金子竟然是上天赐予的,那么就应该人人有份,怎么能只归属于一个小小的万祈城?
国君立即调兵遣将,派了百万大军要去万祈城夺金。得知噩耗的万祈城百姓便群起拥众地去了祈愿殿,人们求天神庇佑平安却又不想天神将金子收回。
天神念及苍生无辜,于是便在万祈城外降下幻术做以遮掩。
国君的百万大军赶制城门外,却发现这万祈城不过是一座空无人烟,贫穷困苦的荒城,直骂自己受了骗。
可就在国君正准备掉头要走时,忽然有一位杀伐之气极重的将军看出了端倪。将军用自己的鲜血做引,打破了天神设下的幻术结界。
于是那满地的黄金,满山的金矿便堂而皇之地出现在百万大军的眼前。国君很是高兴,指挥着大军侵占万祈城抢夺财宝。
那是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,没有人会在意本国之外的王法,更不会有人去怜悯一座手无缚鸡之力的万祈城百姓。
一时间,哀怨四起,民不聊生,百姓惨遭杀害又或是被当成搬金子的奴隶。
祈愿殿殿主不忍子民惨状,便再次祈愿,希望天神能将金子收回,还百姓一片康宁。然而这一次天神并未如期降下福泽,而是选择了置之不理。
问题出在了人,而不是赠与的金山。
一个有求必应的神明受万民敬仰,但只一朝不愿便成了千古罪人。百姓痛恨金子,更痛恨天神无情,便群起砸神殿,毁神坛,哀声遍野。
而与此同时,得知万祈城这座宝库的君主也多了起来。你能抢,你能拿,那么他们又何尝不可?只需一句见者有份,人人都能来分这一杯羹。
连年间,狼烟四起,战火连天。
神明自知事态的严重已到了不可控的地步,甚至还乱了凡人的生死轮回,于是便想收回金子降下福泽,然而此时的天神却是无能为力。
失去人们供奉的天神,早已没了从前那强大的福泽神力,金子再也收不回了。
殿主一夜之间愁白了头,看着倒塌的天神金身,决定自封城主。他以城主之名煽动百姓,以血为墨,写下一张万民血书。让百姓们抱着最后一丝残存的信念,祈求天神念及疾苦,现世人间。
而就在那一晚,天边红光漫天,百铃齐鸣。城主的夫人诞下了一名男婴,赐名柏霄。
孔翔宇缓缓睁开双眼,周身处于一片黑暗。他略微镇定片刻,伸手摸索了一番身体。肚子处完好无损没有刀伤,手腕上也光溜着没有任何异样。
又是一阵摸索,从怀里摸出一把玉扇,通体温良隐隐透着润泽,不是那把八骨寒明扇又能是什么。
他还记得自己身为鹿鸣山时,弥留之际摸到的两只紧握着的骨爪。深吸口气,将玉扇重新塞回衣襟。
双手攀附着四周,掌心所及之处全是上好的檀香木。不禁心中微颤,他竟是在棺椁里!
只是此刻的棺椁没有魏泽,没有白骨,唯有他一人。
屏息静听,棺椁之外是一片河流颠簸的水声,玉棺浮于水面之上,跟着河流上下起伏,偶尔旋转颠沛,偶尔触礁碰底。而那棺椁外的四周似乎被挂了清脆悦耳的铜铃,棺椁起伏时,铜铃也会随之而晃动,发出一阵震人心魄的铃音。
直至檀木棺椁发出一声闷响才幽幽停下,好像是撞到了一块山石。孔翔宇在棺椁中也跟着这撞击滚了一圈,额头撞在了棺椁壁,疼得哼叫一声。
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,请关闭畅读服务,步骤:浏览器中——退出网页小说畅读服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