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可是……如果就这样打杀了他,解气倒是解气了,那幕后黑手岂不是再也找不到了吗?”
“以属下观之,此事王平、杨仪为最底层,费祎在其上,谯周又在费祎之上。王平杨仪不知费祎之上为何人,费祎不知谯周之上为何人,既然如此,何不暂且留那谯周一命,以引蛇出洞。”
“唔,你说的似乎有些道理。”马谡点点头,“但谯周现在明显是豁出去了,他的口供可信度极低啊。”
马谡实在是不想再被谯周这个有一千个心眼的家伙再次侮辱智商了。
这也是个问题……麴尚皱眉思索着,跟在马谡身后出了天牢,准备上车离去的时候,他眼神忽然一亮,“大将军,有了。”
“杨仪曾身为相府长史,费祎更是身为户部尚书,而谯周是蜀汉文人之首,更是天子近臣。这幕后之人必须符合三个条件,一是蜀地官员,二是其地位必然要高出这些人,二是长期身局朝堂,有着庞大的人脉,不然断然无法驱动这些人为他所用。”
闻言,马谡没好气瞥了麴尚一眼,“你在质疑本大将军的智力?”
这样简单的客观条件,马谡怎么可能不知道?
属实是分析来分析去,没人了啊。
就说这满足后两个条件的蜀地官员,拢共就只有向朗、诸葛亮,以及他这个大将军。
向朗和前身马谡的关系,那可是比他和诸葛亮还要好一些的,这是个纯粹的自己人,不可能是幕后黑手,更别说向朗的儿子向宠把持着廷尉之职,完全是一个指哪打哪的小弟。
诸葛亮就更不可能了。
难道幕后凶手是我自己?
马谡脸色不善的瞅着麴尚,思索着是不是该换一个狗头军师了。后者这自诩为姜子牙、郭嘉、诸葛亮三合一的脑袋瓜,属实是有点愚钝了。
这种眼神把麴尚吓了一跳,顿时不敢再卖关子,直奔主题道:“大将军,属下的意思是说,有没有可能是之前身局高位,现在退隐二线,但依然在朝中拥有巨大影响力的蜀地官员。”
卧槽!
倒是没想到这一点。
麴尚的话犹如一道闪电划过夜空,瞬间驱散了马谡的迷惘。
没错,这样的人选还还真有两个!
李严和刘琰!
先说李严,自从建兴元年(223年)起,李严就是与诸葛亮齐名的蜀汉托孤重臣,蜀军第三次北伐时,李严中了司马懿的反间计,进言刘禅,使诸葛亮不得不退兵,中断北伐。第五次北伐因运粮不力而获罪,最终被废为平民。
李严被罢官后,诸葛亮表李丰为江州都督,居朝为官,位居蒋琬之下,蜀汉一统天下后,百官皆升,李丰也被迁为京兆尹,主管长安府诸事,其父李严随行。
再说刘琰,刘琰从刘备在豫州时(200年)便开始追随,是一个此诸葛亮资历还要老的旧臣。刘备取得益州后,刘琰受任固陵郡太守。后主刘禅继位,刘琰受封都乡侯,升任后将军兼任卫尉、中军师,再升任车骑将军,成为蜀汉继诸葛亮和李严之后的第三号人物。
刘琰有名士风流,擅长谈论,深得刘备厚待;官居高位却不参与政事,只领一千兵马作为监军,随诸葛亮北伐。刘琰为人偏执好斗,最终因在五丈原得罪了魏延,而被诸葛亮当面斥责,遣送回成都,但官职没变。
不过,刘琰受此谴责后,一直疑神疑鬼,举止失常,不久之后便被刘禅免去车骑将军之职。
这样一来,刘琰就幸运的避免了那场杀身之祸。
【原时空建兴十二年(234年),刘琰因怀疑入宫月余向太后祝贺新春的妻子胡氏与后主刘禅有染,对妻子施以私刑并逐出家门。胡氏因此上告刘琰,刘琰被下狱并弃市而死。】
正因如此,刘琰现在活得好好的,季汉一统天下后(235年),刘禅大赦天下,重新启用了很多旧臣。刘琰也被重新任为太常,也就是负责祭祀的官员,职从三品,位列九卿之一,算得上是朝中重臣。
会是谁呢?
马谡展开头脑风暴,分析起来。
很显然,幕后之人是刘琰的可能性很小,这家伙是个花瓶,没什么脑子,胆子也小,手里也没实权,根本不符合老银币的人设。
那么,用排除法的话,这个幕后之人,就很有可能就是有前科的李严了。
李严有着巨大的名望,还当了近十年托孤大臣,在朝中经营多年,人脉是肯定够用的,再加上他儿子李丰至今仍在朝堂为官,具备串联谯周、费祎的条件。
想到这里,马谡和麴尚对望一眼,不约而同吐出两个字,“李严!”
麴尚抢着说道:“大将军,李严可不能硬抓啊。”
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,请关闭畅读服务,步骤:浏览器中——退出网页小说畅读服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