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5章 刺史之选
在去温泉之行前夕,慈仁太后曾让赵弘殷私下探一探许幼安的口风。赵
弘殷当时是应下了,只是并未放在心上。而后又发生了兰重的事,赵弘殷自
然而然就将这事给忘成了鸟过天无痕。
这时慈仁太后问起,赵弘殷还稍稍愣了愣,后才遗憾道:“幼安志不在
此。
慈仁太后实已经想到,但亲耳听到不免还是有些遗憾。许幼安,多好的
一个少年,模样、才华、心性样样都是上等,只可惜有一身鸿鹄之志,到底
不是公主的良配。
若这许幼安没有与志向相陪的才华,慈仁太后便不会这么顾虑,直接将
婚一指,这公主他不娶也得娶。
对比慈仁太后还是颇为心动的,她看了眼神色淡淡的赵弘殷,暗自否定
了这个想法。为了公主伤了与太子的情分,慈仁太后做不出这样的事。
自此许幼安尚公主一事才到此终结。
在许幼安全然不知的情况下,赵弘殷又帮他挡了一次桃花。
当然,这事赵弘殷并不打算告诉许幼安。虽然他相信幼安不会对一个黄
毛丫头感兴趣,但被幼安知道后,幼安难免会将目光落到赵琳儿身上。他丝
毫不愿与人分享幼安的关注。
慈仁太后将赵弘殷找来到两个目的都未能达成,心中难免有些郁郁,她
只道困乏将赵弘殷赶了出去。
几日后,国公府内传来一个大好的消息。那对双生姐妹花被皇帝选中,
纳入了后宫。许秦接过圣旨,换好官府,春风得意的进宫谢恩了去。在路过
许幼安的新宅时,他鼻孔朝天的冷哼了一声,然后趾高气昂的走了。
然而这一切许幼安丝毫不知。
官驰带着六国的俘虏终于是回到了金陵。他一刻不停的进入宫中,皇帝也分外热情的接待了他。明眼人便知,官家圣宠未绝,还有更上一层楼的苗头。
官驰带回来的俘虏均是藩王与其家属。当然其间也有硬气的藩王与官驰对峙到最后一刻,身死马下。对于这些叛乱者,官驰没有一丝同情的。即使这些后宅的妇人孩童无辜,但他手下亡故的士兵难道就不无辜吗?
正因为官驰的态度,这一路上俘虏的待遇并不好。一个个饿得面黄肌瘦
只能勉强活着。
但皇帝与官驰不同,他即使对这些藩王深恶痛绝,但明面上也不能做得
太过残忍。愿意投诚的藩王,皇帝便在金陵给他们选一处宅子,让他们世世
代代生活在此。一代代的削去他们的爵位,直到在时间的长河中成为平民。
对于这些藩王来说,他们从此成为了笼中雀,圈中鸡。但,至少是保住
了自己与家人的性命。
胜者为王败者为寇,他们早已没了选择的余地。
六国藩王已削,但那些封地不能没有人去管理。再封藩王自是显得不妥
皇帝也不会愿意。这几日朝中为了这事争得是头破血流,可也没能争出个
所以然来。
皇帝每日听这些文官吵来吵去,头大如斗。若是有远见的建议也就罢了
偏偏全是老生常谈。
而太子则站在一边听着这群大臣吵嘴,不但不显得不耐烦,嘴角还噙着
一丝 若有 若 无的笑 意。
这让皇帝觉得赵弘殷是在讽刺他,讽刺他手下尽是些废物。
每次见到赵弘殷做出这副坦然自若的模样,皇帝就不禁想起前太子。当
年便是如此,每当他慌乱难堪时,前太子就是这副样子一一他仿佛一切都了然于胸。
皇帝积攒了好几日的怒火一下就涌了上来,他阴沉着脸看向赵弘殷,冷
声道: “太子听了许久可有何想法?"
大殿一时就静默了下来。
赵弘殷似乎没注意到大殿中突然静默的气氛,只是走出队列拱手道:
儿臣有些想法,但也自知不全,还请父皇听完后再为儿臣润色一番。'
皇帝脸色稍稍好看了一些,他微微颔首,“说罢。”
赵弘殷微微一笑,侃侃而谈。
“对于六国那些封地该如何处理一事,实质上便是分封与郡县之区别。孤请问各位大臣,对于分封与郡县你们当做何选择? ”
大臣们根本没想到太子竟会这么直白的说出分封制与郡县制。自皇帝登
基以来,他们就下意识的避免这政策的讨论。毕竟这政策是一个国家的根本
轻易动他不得。
群臣面面相觑,几乎没人敢做这出头鸟。
突然有一个臣子站出来道:“自建朝以来,我朝就施行郡国并治。而这
次六国之乱就已经将分封的弊端展示了出来,因而臣以为应废国举县。”
猛地听过,群臣不禁为之哗然。
赵弘殷看向那人,微微一愣,竟是兵部员外郎..他记得这是幼安姑姑
的夫婿。
群臣惊讶之后,便开始反驳起来。赵弘殷几乎没见过这兵部员外郎,见
他被群臣攻之,刚要出口相帮,却听他说了句,“既然各位大人觉得分封好
那么是要陛下再封王?”
这一句,将所有人堵得鸦雀无声。
赵弘殷“咦"了声,对这兵部员外郎起了些兴趣。
皇帝满意的点点头,从始至终他都坚持郡县制,在他看来这次六国之乱
应当很好的给了那些顽固不化的臣子一个警醒,他推行郡县制应当不会再受
到阻拦。但这几日在朝上,这么些个臣子却无一人说到点子上,让皇帝是气
结不已。
他淡淡的瞥了眼赵弘殷,“太子以为兵部员外郎所说的如何? “他也没忘
了,第一个敢于提出的人是赵弘殷。
虽然不愿承认,但在他众多子嗣中只有赵弘殷一人最懂他。皇帝觉得欣
慰的同时,心中又有了几分怯意。
赵弘殷如何没看出皇帝眼中一闪而过的忌惮,但他也没有藏拙的意思,
直接道:“兵部员外郎与儿臣的想法不谋而合。”
“哦? 那太子便说说,你准备如何在六国封地上推行郡县制? “皇帝将目
光落在他身上。
赵弘殷仿佛没感受到那目光的重量一般,自顾自的说道: “藩王均被带
到金陵,而他们留在封地中的那些臣子却是一个都不能留。”
赵弘殷此话一出,群臣均是倒吸了一口凉气,太子未免也太狠了些。
皇帝也不禁皱了眉,刚要开口询问,却听到赵弘殷轻笑了声,他眉头不禁皱得更深了些。
"请各位大臣放心,孤说的并不是你们所想的那个意思。孤只是觉得他们留在封地上对我们推行郡县制无益,因而便想请他们换个地方居住。”
群臣听罢,不禁纷纷颔首,觉得可行。
封地的那些官员一走,封地内便是真正的群龙无首,朝中派去上任的官员在处理公务推行政策时也不会受到阻拦。
“而那些封地的官员们,则可以将他们流放到西南地区。他们大多是有
学识之人,去到那偏僻之所也当能带动当地的发展。”
“太子这实乃一石二鸟之计!“有位臣子不禁拍手叫好。
皇帝听罢也觉得好,只是心中的忌惮让他高兴不起来。
赵弘殷对那名大臣笑了笑,继续道:“等将他们内部布置打乱,父皇便
可派大臣做为刺史前去监察这个地区。当然刺史手下还应有细化的官员,管
理乡、县、城。
"那这刺史岂不是于藩王一般无二?"
"自不相同。刺史所管理的地区不许再养私兵,当地的百姓全部重新登
记户籍。而刺史每五年一换,自是不能让他们长久停留在一个地方。如此,
也不担心他们将所管理的地区变为自己的封地..“赵弘殷顿了顿,“儿臣目
前就想到这些,具体的细节还有请各位大人们集思广益。”
皇帝终是满意的点了点头,他道: “太子所思所想与朕相似,诸位爱卿
以为如何?
群臣们听罢哪里还敢反驳,在今日他们终于看清皇帝的想法,而太子...
.那真是让人出乎意料。
皇帝见再无人反对,转目看向赵弘殷,“这事即使太子提出,那刺史等
等一事朕都交与你负责,切莫让朕失望。“
赵弘殷低声应下。
皇帝又将目光落到兵部员外郎身上,“兵部员外郎便算作刺史一名,从
二品。等太子这边安排完,你便带着家眷前去上任吧。
兵部员外郎愣了一瞬,在旁边同僚的提醒下才回过神来跪下谢恩。
这兵部员外郎本就是个从六的官,这一被提拔便成为了从二品,虽离开了金陵,但刺史的权利高啊! 俗话说天高皇帝远,这一去不知是多么的潇洒
自在,春风得意。
许多大臣暗恨不已,早知如此他们就不会畏首畏...指不定那刺史的肥差就是他们的!
只是这机会一闪而逝,谁又能料得到呢?
下朝之后,皇帝却将赵弘殷留了下来。
“那兵部员外郎可是你私下提点过几句?"皇帝开门见山的问道。
“儿臣不敢,对此儿臣也十分惊讶。“赵弘殷皱眉道,语气上带了些不满
“父皇可是因为兵部员外郎与国公府相亲,而儿臣又与幼安交好所以才会
这般想?“
皇帝露出淡淡的笑容来,“朕知太子一向与幼安交好,但朕也相信太子
不会与大臣私交过密。
赵弘殷忙拱手道:“儿臣绝末做结党营私之事!”
皇帝慢慢的点了头,“朕知晓,朕也就是提点一下太子。既是无甚要事
你便回去吧。刺史一事还需要多做讨论,你选几名得力的大臣相助,尽早将
章程拿出。”
赵弘殷谢恩后便离开了勤政殿。
他回到东宫就沉下了脸色,桃酥见状不由担心,“殿下这是怎么了?"
赵弘殷冷哼一声,“皇帝怀疑孤结党营私。
桃酥稍稍一愣,“怎么...
赵弘殷便将今 E 的事细细与 桃酥说了。
桃酥拧着眉道:“这刺史一事是殿下与拓跋夫子想了许久才谋划而出,
本以为会得到陛下赞....似乎让他更忌惮了些。”
赵弘殷给自己倒了一杯热茶,眼中是淡淡的讽刺,“孤可不怕他忌惮。”
桃酥应了声,面上还是担忧不断,“突然杀出个兵部员外郎那殿下之前
选定的人岂不是就要变了?“
赵弘殷挑了挑眉,带这些玩味的看向元宵,“你可知那兵部员外郎是谁。”
“谁?”
赵弘殷买足了关子才慢悠悠道: “幼安姑姑的夫婿。”
元宵这下震惊的不是一点儿半点儿,他苦笑了一下,“难怪陛下要怀疑
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,请关闭畅读服务,步骤:浏览器中——退出网页小说畅读服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