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 1 章

书页

拾掇后的见闻

每个人的人生,都会从磕磕绊绊的生活中,一路辛苦地走来,都会在过往了的记忆中留下了点点滴滴的印痕,有的被轻描淡写过了,有的刻骨铭心地印在脑海深处,只有人生在闲暇时,在暮年时,才会沉思默想,才会把一些不太连续的所见所闻、所思所想客串一番,自然而然地需要点睛之笔,拾掇成人生妙笔生花的故事,写出人生意境。

我想讲生活中的道义之理,本源于圣贤的祖先开启的圣贤之道,自开天辟地以来,世界之混沌一片,浑圆于大气磅礴者,只有能概述宇宙之浩瀚,万物之丰饶者,能引领天、地、人之精神者有别于普通人,自有神龙见首不见尾之气魄,漫谈于人类的灵魂,而能察颜观色,阅尽万物之精华者,敢于论说人心归属,谈古论今,欲说空穴来风,自生活中不乏其人。

世上聪明的圣,上知天文,下知地理,知晓天地间的道理,让人以群分,物以类聚,层次分明地使文章有长短之说,好坏之分,让人有长幼妇道之别,官有大小,人有尊卑,用礼仪、乐的廉耻来教化这个混沌人的世界,让人尽其才,物尽其用。

不过,好客者而言,人有好逸恶劳之劣根,惰性十足,受万物之诱惑,有根深蒂固之罪恶的欲念存于心中,全然不顾于世俗之道,故有掩耳盗铃者甚多,论道于天下者皆有。

我就是其中之一,虽孤陋寡闻,对人、对事物内外在的联系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,可自从游历了山西五台山五台镇海拔千米的巅峰之处,乘车于山路上,纵观远眺五台山峦,五处山峰形状犹如五指的五峰,历经年轮的洗涤,屈指为掌心处,乃群山峻岭为屏障,年代久远地出现了道教、佛教、黄教、藏传佛教、清教与道教,这样的圣地共同发源于同一融合的教义,就是宣扬人的精神世界的超脱和心灵的净化与安宁,让我茅塞顿开。

大凡世俗中那些个少数的信仰者与精神的依靠者,除了遵循天道、地道、人道;还虔诚地顶膜礼拜流芳百世的道义经典,自然会聚拢而来,走进被人推崇信奉的各种教会中,也会信奉:佛教、道教、基督教及天主教诸多的教义之理,而皆大欢喜。

可唯独世俗之道,遵循教化于人首推崇演义了几千年的儒家、法家、墨家、道家所传承的正道道义者甚多。从人类历史传承的文化信条中不难看出,对人类有过卓越贡献的人所追逐着人类理想境界的具体化的道,皆为天下之大道。

“道”有许多种的解释,可分为脚下行走之道:大道、小道;远道、近道;宽道、窄道;直道、弯道,指明方向。还有人类精神信仰的精神范畴的道,概括为社会伦理,这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代表,从某种意义上讲,是道的真谛精髓,一直藏匿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中,并且浸透于生活的各个领域。

所以说,道,可归结为天下之道,归隐于人心之说,人心之复杂,莫要揣测人心,道学之说寓意在心,现代人讲究的唯心论与唯物论的辩证法,划分了人的世界观及方法论,这就是人世间的光明大道。

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,请关闭畅读服务,步骤:浏览器中——退出网页小说畅读服务。

书页 章节目录
《拾掇的见闻》新章节尽在“言情中文网”,如遇小说章节不全,请退出百度阅读模式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