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一章:两清
李梅芳回去了,也安稳下来了,不知道因着什么,再也没一次来闹过,也就陈声在大哥回来以后,拉着大哥大嫂回去呆了两日,然后周清海就又带着陈蓉回来了。
陈蓉答应苏美玲在大宅待产,将来生了孩子,也打算在这儿带。
实则是周家一行人实在信不过陈蓉亲妈李梅芳,生怕这周家第一个小辈,平白无故遭了殃。
一家人闹哄哄的过了新年,到处都是喜庆,可唯独宋红星看着日历上的年份,就开心不起来。
1960年了。
过了新年,眼瞧着就过隆冬入了春寒,过了倒春寒入了春日,春日种子播下去,就到了打秋,可想而知,这个秋天就到了难捱的时候。
到底宋红星没在这个年代活过,她有着金手指也没什么可担心的,但是她这心乱的很。
能保全家里人是好的,可是要让她眼睁睁的看着别家的乡里乡亲遭灾,饿殍遍野,她岂能开心的起来?
大年初一,家里的人都聚在一起吃酒,周满仓还把几个去城里打工结伴认识的好友拉过来一起。
外加上周清海请来的朋友也在,唯独叶知荀是个特别的,插不上话,宋红星本来说他自己忙自己的就行,可他非得凑着热闹热闹。
想不明白,一帮糙汉爷们儿的话,有什么热闹可凑。
桌上的菜,大多是宋红星备下的,苏美玲和陈蓉有了身子,掌厨的事儿就被宋红星包揽了。
叶知荀没说,可心里是想着,她做得菜好吃,不留在桌上,就全被别人吃去了。
为了一顿饭菜留桌,说出去,面子里子都没了。
“我听说,南边的米粮缺失,咱们这儿送了一批又一批过去,怕是明年这米价要涨的凶了。”这是一个在面粉厂谋了临时工的人听到的消息,他们面粉厂还拉了一车送出去。
“咱们就分大队的余粮,米价跟咱们也没什么关系。”
“米价没关系,那你想想明年咱们的指标要是多了,成分要是少了,不够吃,还得买米去,我这次从城里回来,囤了一些,也不知道够不够,这一闹,可别好几年。”
他们有人不在意,一来这帮人就是种庄稼的,而且五粮大队说实话,不是什么贫瘠的土地,产量都不错,糊口不成问题。
“京中消息确实有推算,说是明年不安分,鼠年动荡,也实属正常。”叶知荀也从信中听到了一些,不过也没人重视。
刚开了春,这阵风就突然起来了。
京中的人民日报报了几次,后来也不知道因为什么,之后的报纸消息悉数被压了下去。
不过那些被收整回去的报纸,还是到了叶知荀手里。
宋红星看着报纸,心下吃惊,只道,这事比她料想的还可怕。
报纸上的报道天南海北,已经有四处的储备粮全都没了,中央虽然施救,但是多也是拆东墙补西墙。
很多地方闭塞,还得不到消息,都等着下一个秋收。
很多富庶的地方不操心,家里有余粮,可是那些揭不开锅的却苦了,米粒都捞不到。
“今年这灾祸,怕是不小。”叶知荀放下报纸,又递给宋红星一份儿。
这份是晚出的,可是版面上面的消息,被遮掩的干干净净,宋红星看完,也没说话,就把报纸还了回去。
“你年前倒是早料到一样,我看你拉着人,在地窖里面囤了不少粮。”叶知荀越发的知道宋红星不简单,但是他也就偶然戳上两句,从不打破砂锅问到底。
宋红星瞥了他一眼,只觉得每次他都能让自己心惊肉跳一番,又偃旗息鼓。
到今天,她居然已经习惯了,不怕了。
“你知道的东西也不少,我是不是已经被你看透了。”就她身上的本事,还有什么是他不知道的。
宋红星说完,叶知荀关起门来,不知何意。
“既然如此,咱们便好好说说。”叶知荀没有做回去,而是靠在门框上堵着门,颇有一副今天不说清楚,她也出不去了的样子。
宋红星也不慌,这是她家,她有什么好慌的。
“你想说什么,但问无妨。”反正怎么说,还得看她自己意愿。
“我先承认,我回来找你是怀了其他的心思,包括留在你身边,我知道你信任我,我也对得起你的信任,除了帮你,我也没做别的出格的事情。”叶知荀还是第一次说这么多话。
但是宋红星忍不住暗想:您都告白了多少次,这都不算出格,什么算出格?
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,请关闭畅读服务,步骤:浏览器中——退出网页小说畅读服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