放学后。
陈允诗踏上回家的路。
走到半路上的山崖村盘旋组,陈允诗看到一排牛车、驴车和马车。车轱辘歪歪扭扭往前,车上摆着塑料、铁皮水桶,五颜六色,形状各异。
这是前往山泉口取水的队伍。
牲口的喘息声,人们的吆喝声,车子的吱呀声,沙哑而低沉,悲痛而无奈。
现在是枯水季节,很多地方的水井、山泉都已干涸。
一首民谣说的就是这个枯水季节:“两顿饭,减一半,一顿变成干炒面。一月洗上三次脸,洗了碗筷喂鸡犬。衣服穿成垢夹板,室内不洒水一点。女人小便洗手脸,一水多用度荒年。”
好在山崖村半山组的山泉还有些水,不然也会这么惨!
陈允诗忽然想起山崖小学李老师讲过的一个《母爱》的故事。
*********
故事发生在西部一个极度缺水的沙漠地区。
这里,每人每天的用水量严格地限定为3斤,这还得靠驻军从很远的地方运来。日常的饮用、洗漱、洗菜、洗衣,包括喂牲口,全都依赖这3斤珍贵的水。
人缺水不行,牲畜也一样,渴啊!
终于有一天,一头一直被人们认为憨厚、忠实的老牛渴极了,挣脱了缰绳,强行闯入沙漠里惟一的也是运水车必经的公路。
终于,运水的军车来了,老牛以不可思议的识别力,迅速地冲上公路,军车一个紧急刹车戛然而止。
老牛沉默地立在车前,任凭驾驶员喝斥驱赶,不肯挪动半步。
5分钟过去了,双方依然僵持着。运水的战士以前也碰到过牲口拦路索水的情形,但它们都不像这头牛这般倔犟。
人和牛就这样耗着,最后造成了堵车,后面的司机骂骂咧咧,性急的甚至试图点火驱赶,可老牛不为所动。
后来,牛的主人寻来了,恼羞成怒的主人扬起长鞭狠狠地抽打在瘦骨嶙峋的牛背上,牛被打得皮开肉绽,哀哀叫唤,但还是不肯让开。
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,请关闭畅读服务,步骤:浏览器中——退出网页小说畅读服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