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常来讲,期末考试周是每个学生的噩梦。但是对于王凯和赵瑾来说,这个说法显然是不合适的。
对于学校来说,外界的纷纷扰扰跟学生们显然没有任何关系。哪怕是王凯获得了格林奖,对于学生们来说,也就是当代上多加了几页书。平时能看见个活作家而已。
但是对院的老师们来说。影响就比较大了。
虽然他们大多数人只是三线作家。从事的大多都是研究方面。要让他们真的去写东西,写个论文还算在行。写小说,呵呵,饶了他们吧。
他们这类人。其实对小说的原作者有两种感觉。
一是敬佩。能写出一个值得学者研究的书来,最次也到达了大师级作品,至于一线作家的作品,呵呵,一般只有那种坐冷板凳的学者才回去研究。因为就是你研究出成果了,也没人在乎。
更何况从另一个方面来说,作家也算是学者们的衣食父母了。没有作家写出东西,学者们研究谁去啊?总不能一窝蜂的全去研究古代去吧。
另一方面就是尴尬了。这种东西,是一个主观性很强的东西,不像是理科类的那些,真相永远只有一个。
另一个世界有一句话说的很好,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。
学者研究出的东西,可能只代表着作家最浅层的意思,还有深层的意思是埋藏在字里行间和作家心里的。通过另一种更隐蔽的方式隐藏在作品里。
可能作家这本书在外人看来写的是近代社会的黑暗。但是在书里却又埋藏着作家本人对爱情的渴望。然后学者们只研究出了近代社会的黑暗。对另一层意思没有丝毫进展。
如果作家去世了,那好说,研究者就是权威。但是如果作家本人没去世呢?你总不能跟世人说,啊,原作者说的不算,听我的。
尼玛,这得是多蠢的人才会这么说啊。
所以说研究当代的人,既幸运,而又辛苦。
华国划分国内当代和现代的时间是1949年。
1949年以前的作品是现代,1949年以后的是当代。
王凯这学期,恰好就有现代。
这一天,是现代最后一节课。
王凯和赵瑾两人牵着手来到了教室。
最后一节课还是要来上的,虽然现在两人也算是vip待遇,但是该给的面子还是要给。
上课才是学生该做的正事嘛。
某种意义上说,王凯现在也算是不务正业了。
两人挑了个比较靠前的位置。
嗯,主要是赵瑾喜欢。
现代的老师姓王。名叫王文。四十多岁。比较惨的是现在还是个讲师。目前为止没出过书,所以连三线作家都算不上,倒是写了几篇论文。影响分子也不高。所以才来教大一。
而且只能带一个学期。
王老师踩着时间点来的教室,第一眼就看到了王凯和赵瑾。
实在是俊男靓女太吸光......
咳咳,好吧,是因为教室里一堆人都往那里看。
看到王凯后,王老师整个人都不好了。
马丹!
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,请关闭畅读服务,步骤:浏览器中——退出网页小说畅读服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