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球气候平均温度上升已经成为事实。
原本有不少人认为蓝星温度上升是既得利益者搞的阴谋论,专门用来限制发展中国家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工具,但是现在看来这个阴谋论早就没人提起。
因为喵星集团黑科技让人类开采蓝星资源变得鸡肋,投入大产出小,而且还很容易造成环境污染,除了石油暂时没有找到替代品外,其他金属、稀土和天然气等资源全都能在太空中找到矿源。
所以原本打算用来限制各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论调很快销声匿迹,况且环保黑科技上市之后,人类对大气的污染直线下降,几乎达到了一百多年前的水平。
科学家发现引起气温上升的原因并非人类制造的二氧化碳,而是蓝星气候进入了周期性更替,从各方面数据来看,蓝星正在恢复恐龙时代的温度和含氧量。
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,科学界众说纷纭,不过其中有一个观点是,蓝星正处于银河系内气体和尘埃都比较少的区域,使得太阳的辐射能够更多的照射到地表,从而导致温度会上升几度乃至十几度。
目前看来,蓝星平均温度仅仅上升了一两度,曾经有过一个六度理论的说法,意思就是只要平均温度上升了六度后,人类很可能会迎来大灭绝。
这个理论认为,温度上升一摄氏度后,北极圈全年将有半年处于无冰状态,而且白头鹰西部居民也将面临严重的长期干旱。
如果上升了二摄氏度,那么冰河就会逐渐消融,北极熊挣扎求生,格林兰到的冰河开始融化,珊瑚礁也不断死去,全球海平面将上升七米。
要是上升了三摄氏度,那么亚马逊雨林就会消失,强烈的厄尔尼诺现象将变成常态,欧罗巴的夏天将不断遭受前所未有的热浪侵袭,数千万或数十亿难民将从亚热带迁徙到中纬度地区……
这些预言有的成为了现实,也有的没有发生,或者发生了却没有人们预料的那么严重。
从目前蓝星各地区的状况来看,人们对大自然的稳定性严重估低了,即便平均气温早就已经上升了三摄氏度,甚至还在往四摄氏度飙升过去,可是大部分地区的人们也就是感觉比往年热多些而已。
人类总是会高估自己对大自然的影响,而低估蓝星的自身调节能力,因此有人预计,就算平均气温再上升十摄氏度,估计也就跟几亿年前的蓝星气候差不多,到时候整个星球就像一个巨大的温室,让各种动植物开始疯长。
目前看来,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自然是那些海岛国家和海滨城市,许多海岛国家已经沉没到海平面以下,岛上的国民只能搬迁到大陆成为气候变化带来的难民。
那些海滨城市也差不多,尤其是那些填海造地的城市,现在已经把所有新土地还回去,而且还搭上了不少原有的区域。
种花家沿海地区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,特别是鹏城和魔都这两大一线城市,它们因此损失了大片大片的海景房,导致这两个大城市的房价直接腰斩,甚至还有继续往下掉落的空间。
房价之所以猛跌不止,除了海平面逐年上涨的趋势外,还因为不少兔子通过外星殖民法跑到火星上跑马圈地,成为拥有几百上千亩土地的老财主。
此外,在全国沿海城市建造拦海堤坝的提案已经被否决,李茂业在其中投下了一张反对票,并非他的原因才会被挂掉,只因为全球气候上升是一个大趋势,就算今天把海水拦住了,明天也同样会发现海平面会淹没过来。
“有人想让我拿黑科技来拯救人类,用什么冰冻射线把南北极的冰川给固定住,我只能对他说声抱歉了!”李茂业在跟周林闲聊是说道。
他手上确实有不少方案可以逆转星球气候,可是这种做法却没啥好处,而且费时费力不讨好,现在蓝星气候温度上升,这是星球自我正在进行调节,重回生命大爆炸的时期。
人类现在已经掌握了星际旅行技术,早就应该搬迁出去,把蓝星让位于其他物种生息繁衍,说不定再过几千万年又会演化出一个新的智慧物种,到时候人类就不再是孤单一人了。
当然这种想法太过于理想化,或许几千万年后,人类就像火星文明那样早就化为乌有,只在某些地方留下了文明遗迹,让后面起来的智慧生命从其中学到教训。
总而言之,蓝星上人类将各种采矿业停工后,并且停止了对地表制造污染,让行星生态得到了良好的修复,从而使得蓝星越来越有可能进入生命大爆发的纪元。
从地质研究的蓝星历史来看,每隔2.5亿年左右就会迎来一次生命大爆发,而这也正好是蓝星所在太阳系围绕银河中心的旋转周期。
从某种意义来看,这里面确实有原理不明的因果关系,至于是否星系大气和尘埃的密度所致,那就无人知晓了。
种花家虽然损失了大片沿海地区的菁华部分,但是却能轻而易举地迫使这些地区的人才流往太空,从而极大的推进了火星殖民工程。
不仅沿海大城市的人往天上跑,就连内陆居民也都拼着老命要挤上太空飞船,就跟当初全国人民争下海的景象一样。
至于空出来的村庄小镇,要么变成某种旅游场所,要么干脆就变成自然保护区,特别是火星磁场重塑后,星球大气已经能够保留下来,来自太空坠落的水资源也变多了起来。
种种条件变化,然后加上生物建筑城市对周边自然环境的影响,使得火星城市保护层外面十多米的区域开始能够让动植物生存。
此种现象的诞生,刺激了不少蓝星人类来到火星定居,很快整个星球上的人口就突破一亿,然后是两亿和三亿……
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,请关闭畅读服务,步骤:浏览器中——退出网页小说畅读服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