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十七章 被人偷偷围观了
工坊小院终于提前竣工,在这期间,董星舒还被召进了宫。
其实就是官家想与董星舒交流交流这活字印刷术的事,顺便挖挖他这脑子还有点啥。
回忆起这进宫的细节,也是挺有意思。
那日李公公接着董星舒入宫,匆匆赶回的池景湛和一起迎客的池老太君都有些着急,生怕董星舒一个不懂规矩把官家惹生气了,毕竟这不比平时在家。
不过董星舒却没这种负担,除了新鲜和刺激他大概想不出更好的形容词了。
连跪礼都还是临场问着李公公学的,倒是把官家给逗乐了。
都说九五至尊,帝王权威,除去这身龙袍,内里也不过是个人。
无非就是有些情绪不能表现的过于明显,否则在下头的那些爱揣摩心思的大臣们,心里的小九九怕是能上天。
如今的官家有些重文轻武,可能也是因着眼下的太平盛世。
不从政的池景湛,偶尔也会和董星舒谈起对某些国策的看法。
官家与董星舒闲谈间的语气极为温和,董星舒也没有高谈阔论,只是官家问起,他就会站在自己的角度阐述观点,反正是没有任何派系倾向的。
谈到印书,董星舒就说了义务教育的意义和好处。
谈到这贵金属制造,因为涉及了武器军备的问题,董星舒就谈了国防布局的意义和兵役制度的看法。
现代化的理念对于古人而言,还是有着很大的冲击力。
官家没有点头,也没有摇头,只是默默的让人记录着,听得十分认真。
当然董星舒也不会超纲超线,最后,他还大着胆子求着官家给提个匾,说是要挂在工坊,证明官方指定。
官家只笑说这是“逼”着他立个皇商,这还真不是一句玩笑话。
自打这活字印刷术移交到宫里,官家就召了大臣们来看。
这下可好,不管是秘书省还是弘文馆亦或是集贤院,只要是得了消息的,一窝蜂的都要求给他们备上。
平日里死抠的部门,这下都唱着人手不是问题,这打造用具的经费他们都还能自己挪,只要是能尽快用上。
说是连要刻印的藏书都给重新整理了一遍,万事具备,只欠东风。
董星舒听着官家的形容,也笑开了去。顺便就谈起了自己与林海书堂合作的事,反正就是当初没瞧上他的,现在都后悔了,这林海书堂每日的销量就证明了一切。
同时就着此事,也顺便夸赞了一番官家的治世水平。
这买书的人多,也就证明了识字的人多。识字的人多,在当今这个时代,就代表了愿意参加科举的人多。这也恰恰说明了官家吸纳人才的道路,很是正确。
所以,董星舒就表明自己定是要在民间为官家再多发挥些余热。
印书多了,原来的人工成本就会下降,那书本的售价就可以降低,这样就减少了学子求学的成本,也算为教育事业做了贡献。
何况,他这印书还能带来新的劳动就业和税收收入,多好一件事。
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,请关闭畅读服务,步骤:浏览器中——退出网页小说畅读服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