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0章

上一章

拍一场晕过去的戏,竟然困到真的睡着。演对手戏的男一号怎么摇她都摇不醒,对导演大喊:“这也太入戏了吧?这场戏到底是演她晕过去还是死过去了?”

男一是当红大腕,得罪不起,导演把九月一顿好骂。最后还要为耽误了所有工作人员的时间而当众道歉,360度鞠躬全场。

出道第四年,九月已经稳扎稳打冲上歌坛准一线地位。薛嘉年从来没夸过她,不会说你已经做的很好了之类的话。他总是不满意,最好不够,要更好。钱是赚不完的,名气也没有止境。

这年古装剧式微,对历史的胡编乱造已经触及大众底线。李安乐依样画葫芦改拍现代剧,一口京腔惹人吐槽。青春现代剧是九月好不容易打下的地盘,自然不容旁人染指。

薛嘉年示意团队引导舆论打压,稿子写得字字见血特别狠:导演和剪辑像活在梦里,上下两个场景可以毫无关联,一不小心就掉进回忆的陷阱,还要把回忆片段拉出来反复轮播。满身胡同串子味儿还当自己演技女王,居然敢接个高冷科技女的角色,砸这么多钱讲个笑话给谁听啊。

一时两家粉丝骂战硝烟四起。

终于有了和李安乐分庭抗礼的资本,甚至力压一筹,可九月并没有想象中开心。她背后有薛嘉年,而安乐只有自己。这么看起来,她还是更强些。

名气是虚幻的空中楼阁,无法带来任何一点脚踏实地的安全感。努力奋斗未必能脱颖而出,总会不停怀疑自己是不是走错了路;刚有点起色,又怕作品和资源跟不上,片子叫座艺人宣传却后劲不足而扑街的不在少数;就算人气炒出一个比较高的点,也会担心后浪太猛把自己拍死在沙滩上。一旦出现在公众视野里,一切行为都会被放大,毁誉都极其猛烈。

有人夸自然有人骂,九月觉得自己简直把三生三世的难听话都听遍了。别说录节目时赶上生理期也要往泳池里跳,大冬天下着雪裸肩走红毯,多加一件披肩都会被批评不敬业。

薛嘉年明令禁止她下场参与骂战,不管看到什么都不许反驳。

在那些为喷而喷的键盘手眼里,既然赚了那么多钱你就不是人了,不能喊痛不能流眼泪,受到伤害就该默默忍受,哪怕被问候十八代祖宗也要笑脸相对,就因为骂你的那个人他挣钱没你多。

因为拍戏,九月在剧组接触到更多行业底层,才明白自己的起点之高有多难得,简直可以称作奇迹。就连做跟组小配角都需要正规艺校毕业科班出身,更多怀揣明星梦的少男少女,还挣扎在看不见出路的境况里。他们也有经纪人,一拖几十地把一堆群演聚拢在手里。合约不规范甚至没有合约,这些所谓的“经纪”更像中介头子,很多人连经纪人资格证都没有。制片方投资方他们完全见不到,能接触的剧组最高职位基本是副导演,给手里的群演争取一些龙套抽成。能混上三句短台词的群演叫特约,根据台词量的多少还分为大特、中特和小特。

追梦者处境艰难,是整个剧组的生物链末端,到处看脸色挨训是家常便饭。很多时候累死累活一天,真的就只有几个盒饭,收入少得可怜。

这种群演经纪人最无耻的地方在于,总喜欢用一两个特殊个例的成功经历,去忽悠一大群完全不具备客观条件的人,幻想只通过努力就能实现这个永远无法实现的明星梦。草台班子的身体里上演各种百老汇的内心戏,为一两句“遵命”台词的小特约机会勾心斗角。

这些都让九月对薛嘉年付出的一切深怀感激,也对他的追求愈发苦恼。

他们之间彻底形成了一种纠缠男女之情、搭档和老师的复杂关系。当利益和感情纠缠在一起,她根本没可能轻易离开这种强势掌控。

无论如何,青云直上的势头已不可阻挡。

薛嘉年要把她领往国际舞台,拍电影并不为叫好叫座,第一目的是拿奖。先夺下了国内几个最佳女配和杰出青年演员奖项,又转战海外镀金。

九月的功课又多了一项:恶补英文。走火入魔到什么程度呢,在飞机上要杯果汁都要绞尽脑汁这么表达:“One cup of orange juice and one cup of water.”

薛嘉年掀起眼罩,用一种难以形容的表情看了她一眼。九月在喝了一口空姐端过来的橙汁兑伏特加后才领悟过来,那是个“你好会点哦”的意思。

指望拿到蜚声海内外的大奖是不可能,他们参加的是类似休斯敦国际电影节这种D级奖项以下的评选。有最佳故事片、纪录片、实验电影、音乐电视等十几个评选单元,下设200多个分项,能为初出茅庐的年轻新人提供大量镀金机会,颁奖结果总是皆大欢喜。每年数千部参赛作品中,有15%~20%的影片会获奖。这么高的得奖率,明摆着是电影爱好者和他们背后资本运作之间的一场狂欢。

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,请关闭畅读服务,步骤:浏览器中——退出网页小说畅读服务。

上一章 章节目录
《嘘!过气天后要登场》新章节尽在“言情中文网”,如遇小说章节不全,请退出百度阅读模式!